仲尼胡不彻姜食,损智深讥藏戏剧。
将以愚民岂其然,半山失喜为动色。
拗执谁解镌此老,一时凿说契角臆。
我疑谂之神农书,增壮胃腑良有力。
吕令音商其味辛,调芼鱼蔬蘗香稷。
方冬沃土培其根,陇畦分封随壤息。
长须视苗廑献新,先时斸取奋锄棘。
青株斯拔薤本重,红萁半露蓤包侧。
骈指惊看产漆园,胝足疑为导积石。
欲捣芳辛入虀臼,为怜肤理傲金狄。
仆命荠荼涴诗雅,肩差梅桂班内则。
笑加束缚代书鲤,持助饔庖脍银鲫。
旱年宜姜谚有之,今岁雨多生意啬。
小摘酸寒类甲菜,大何婴冒期膝席。
公羊谷梁汝往哉,反音一笑当勿劾。
送新姜与葺芷。宋代。郑清之。 仲尼胡不彻姜食,损智深讥藏戏剧。将以愚民岂其然,半山失喜为动色。拗执谁解镌此老,一时凿说契角臆。我疑谂之神农书,增壮胃腑良有力。吕令音商其味辛,调芼鱼蔬蘗香稷。方冬沃土培其根,陇畦分封随壤息。长须视苗廑献新,先时斸取奋锄棘。青株斯拔薤本重,红萁半露蓤包侧。骈指惊看产漆园,胝足疑为导积石。欲捣芳辛入虀臼,为怜肤理傲金狄。仆命荠荼涴诗雅,肩差梅桂班内则。笑加束缚代书鲤,持助饔庖脍银鲫。旱年宜姜谚有之,今岁雨多生意啬。小摘酸寒类甲菜,大何婴冒期膝席。公羊谷梁汝往哉,反音一笑当勿劾。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发潭州。宋代。赵蕃。 人言天宇澄,政好行远道。秋阳既已后,朔风尚兹早。那知羁旅臣,宁有佳怀抱。鬻田就远宦,廪薄不得饱。故乡虽难归,成里生且老。及今翻滞留,悠邈不能到。客中更作客,此意将谁告。妻儿重相别,更语各善保。蛩鸣幽砌苔,马齕荒原草。深羡田中人,春禾复囷藁。
题东山杨子仙庙三首 其三。清代。丘逢甲。 鳌头龙首总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蝴蝶满天蟾满地,莫将隐语赚书生。
门前有垂杨。明代。沈周。 门前有垂杨,枝叶何靡靡。飘花欲及地,忽复因风起。摇荡少妇心,天涯念游子。愁多肌肉消,不敢临流水。
桂轩辞二章 其一。元代。杨维桢。 桂树丛生兮轩之阳。沐雨露兮含风霜。王孙不归兮春草歇而不芳。轩中之人兮寿而康。折琼枝以为佩兮餐金粟以为粮。轩中之乐兮乐无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