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宋代。梅尧臣。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春秋宫词 其二。。金天羽。 淇流碧玉绕宫墙,素柰花开永断肠。归妹不来春易老,双双燕子送斜阳。
谒岳武穆墓 其一。明代。岑徵。 朱戟成行马鬣前,垄头云气接朱仙。椒浆不是黄龙酒,滴到泉台也枉然。
嘲灯花鹊噪。明代。于谦。 鹊噪灯花亦偶然,人间喜信只虚传。朝朝暮暮知多少,误却归期又隔年。
读庄七首 其六。。程千帆。 惠施过孟诸,庄周弃馀鱼。濠梁虽共游,踪迹亦略殊。穷达与贫富,夜旦相代居。争关梦觉间,栩栩复蘧蘧。
谒仇山村墓迢和张仲举诗韵。元代。凌云翰。 敬吊先生落照中,纸烟销尽酒樽空。牛羊上垄无人管,岂为当时面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