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士传鸿宝,眸子照人双电光。贯日白虹生玉气,出山青髓射天浆。
去年蹋雪寻丹井,连日题诗满画廊。长忆青玄送客处,柳花无数绕衣裳。
送青玄观道士玉泉。元代。李孝光。 淮南道士传鸿宝,眸子照人双电光。贯日白虹生玉气,出山青髓射天浆。去年蹋雪寻丹井,连日题诗满画廊。长忆青玄送客处,柳花无数绕衣裳。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纪事 其七。清代。黄遵宪。 四年一公举,今日真及期。两党党魁名,先刻党人碑。人人手一纸,某官某何谁。破晓车马声,万蹄纷奔驰。环人各带刀,故示官威仪。实则防民口,豫备国安危。路旁局外人,各各捩眼窥。三五立街头,徐徐撚颔髭。大邦数十筹,胜负终难知。赤轮日可中,已诧邮递迟。俄顷一报来,急喘竹筒吹。未几复一报,闻锣惊复疑。抑扬到九天,啼笑奔千儿。夜半筹马定,明明无差池。轰轰祝炮声,雷乡云下垂。巍巍九层楼,高悬总统旗。
蒋公祠 其二。清代。王兆升。 西来紫气傍云明,夫人声华信莫京。冈岭已因名德峻,鄱湖更为使君清。归鸿附骥登临远,茑草缘松霄汉荣。每过旧游吟画锦,几回翘首不胜情。
次游坡亭韵。明代。薛侃。 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六经失真诠,瓦缶时鸣雷。逐逐翳枝落,那将根本培。遥聆金石语,遐思真奇瑰。空山风月夜,怅望独徘徊。飞云探天乙,铁桥为君媒。漫尔羡坡老,乾坤亦殊才。冥坐俟东晓,身世忘堪哀。
乙巳岁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书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内成十诗奉寄 其二。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写怀。明代。张羽。 心上无俗事,禅余只好吟。命穷甘白屋,身健直黄金。世路剑关险,侯门沧海深。虚名何必尚,吾志在山林。
三月二十五日过上洋十六保徐居士柯庄二首 其一。元代。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带汐痕。朱楼黄鸟日,青草白鹅村。野老能分席,官军不到门。毋烦问渔艇,即此是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