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书一声母一泪,惟有寒灯知此味。世间最苦嫠与孤,及子能养亲不待。
林生失估才四龄,壁立十载馀短檠。寸丝粒粟赖宗老,并日继晷严自程。
儿未成童出负米,对茹荼蓼甘如荠。积资菽水粗足供,欲报春晖痛天只。
乌啼月落霜满林,抚今思往空沾襟。膏销炷烬有时息,耿耿孤儿长此心。
题林天禧篝灯课读图。清代。陈宝琛。 儿书一声母一泪,惟有寒灯知此味。世间最苦嫠与孤,及子能养亲不待。林生失估才四龄,壁立十载馀短檠。寸丝粒粟赖宗老,并日继晷严自程。儿未成童出负米,对茹荼蓼甘如荠。积资菽水粗足供,欲报春晖痛天只。乌啼月落霜满林,抚今思往空沾襟。膏销炷烬有时息,耿耿孤儿长此心。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送张端明赴召。宋代。周必大。 曾以诗书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诸生亦有如何武,争咏三章转上闻。
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诗。明代。毛可珍。 西风凭吊景前贤,豸绣威名著简编。暂建朱幡辞北阙,独乘骢马驻南天。擐躬甲胄平诸峒,横槊鸿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台遗构拟淩烟。
即席赠任棠山。明代。杨慎。 红湿城中仙里,香霏阁下人家。幸遇风流地主,浑忘飘泊天涯。六彩狂呼琼略,百杯烂醉金沙。何日公寻黄石,壁津共泛灵槎。